热点聚焦 | 老儿歌遇新问题: 孩子没见过真燕子, 不知手绢用途?


热点聚焦

“小朋友们,告诉老师,谁看见过小燕子呀?”面对老师的问题,16名小朋友一脸懵懂。老师希望家长周末带孩子去看看燕子。


“手绢有什么用?”“可以做游戏!”小朋友们争相举手回答。老师继续问道:“你们知道手绢还有什么用吗?”20多名小朋友安静下来,没有人再答得上来。

2017年3月中旬,四川省眉山市一早教中心的老师要求家长周末带孩子去看看小燕子。可是,全班16名小朋友有14名都没找到燕子。四川省乐山市启明星幼稚园教唱儿歌《丢手绢》,全班20多名小朋友竟无一人知道手绢可以用来擦汗或擦鼻涕。

四川乐山家长刘女士,也有类似的困惑。她说,有一次给儿子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孩子就好奇地问:“一分钱是什么样的啊?”刘女士愣了好久才回答:“现在不用了,就相当于你买零食用的一元钱。”

“小燕子”很少飞入寻常百姓家,“手绢”也几乎被纸巾完全取代。但这些儿歌却还在传唱。虽然是经典,但唱了几十年,难道就不应该有更适合现在小朋友传唱的儿歌吗?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

传递精神

现在“小燕子”很少飞入寻常百姓家,“手绢”也几乎被纸巾完全取代。但这些经典儿歌不能丢弃。虽然小燕子、手绢、一分钱等不常见了,但这些具有时代背景的传统经典儿歌并不“过时”,幼儿教育强调“情趣”,让孩子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和内涵更重要。“穿花衣的小燕子”传递了春天的朝气蓬勃,“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蕴含了拾金不昧的精神,还有“粉刷匠”的努力劳动精神,“丢手绢”里充满了童真童趣,这些都不能丢掉。传统儿歌历久弥新,传递的“精神力量”比歌词本身更重要。

推陈出新

当代童谣已呈现日渐式微的态势,脱离生活、没有童趣、太注重教化功能,与童谣创作者长期形成的僵化思维定式有直接关系。反观当下,现在适合小朋友传唱的儿歌、童谣不是特别多。因为现在的一些儿歌打动不了人,好的童谣、儿歌越来越少,只能传唱以前的,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创作好的儿歌、童谣,或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再创作,赋予老歌新生命。只有这样,经典的儿歌才能有效的传承,发挥重要的教化作用。

与时俱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比如,“80后”“90后”看到《机器猫》《聪明的一休》《葫芦娃》等动画片时,都会感慨颇多;而现在的儿童,喜欢的则是《神兽金刚》《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原因就在于,这些动画片具有时代性,迎合了不同时期儿童的特点。现如今针对儿童的音乐创作较为滞后,缺乏创新和时代感。因此,儿歌创作者应该立足于新时期儿童特点,与现在流行音乐风尚的大氛围相结合,创作出一些针对儿童成长特点的具有流行音乐风尚元素的儿童音乐作品,那么就会有效改变现有状况。

积极推广

如何让好儿歌“荡起双桨”,真正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和心灵?首先相关部门要进行积极引导和扶持,在儿歌创作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让词曲作者更好地碰撞和对接。而且有了词曲之后,要有相关部门牵头或投入经费进行录制、包装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好的儿歌面世和传唱。同时,媒体和学校、幼儿园等也要发挥各自功能,进行儿歌的宣传和推广,让好儿歌真正唱起来。


前不久,有报导称老儿歌遇到了新问题,一位班主任带孩子们玩丢手绢游戏后询问手绢用途,孩子们无一例外回答“做游戏”,对此,我想说,儿歌也应取其精华,发掘其内在的价值。

正如班主任一样,游戏后应给孩子们讲解说明,不能稀里糊涂唱完后,仍不知手绢的真正用途,更不能在丢手绢游戏中将童真精神丢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虽然经典儿歌属于过去,但能流传至今必有其内在价值,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将其中的精华取出并代代相传,而不是传承那些会被时光吞噬的遗物。

儿歌所承载的应是精神而非仅是字面上的欢诵。如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乐山家长刘女士被孩子的回复所惊讶,一分钱少见了,但其中那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不能少啊!精神力量能够消除、抑制负面情绪,而处于成长期又刚刚接触社会的孩童正需要一种力量去塑造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时,我们的儿歌便有了用武之地。儿歌朗朗上口,在潜移默化之中又完善了自我,岂不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所以,我们应努力发掘儿歌真正的“含金”处,并传递给下一代。

当然,仅仅发掘出儿歌中的精华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携手多方面力量去落实传承。

首先,老师们应给孩子们细细解说儿歌的精神价值,再通过游戏,唱诵方式进行演绎,做到儿歌耳熟能详、精神细化于心。对于我们的音乐创作者而言,则应多创作儿歌,给予儿歌一定的关注度,让新时代的儿歌完全有能力代替传统经典儿歌,力争创造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儿童作品。而相对于社会而言,应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幼儿的学习状况,关注他们精神的发展阶段,确保在合适的年龄里有合适的文化熏陶,有真正适合与社会与国情相匹配的文化作品。
丢手娟,不能丢掉童真童趣。拾起马路边的一分钱,还应捡起的是拾金不昧的品质。儿歌也应择取精华,让精华代代相传。

内容摘自《作文独唱团》,更多内容请订阅《作文独唱团》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