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啃老,不弃老

亲子关系如何重建?对父母而言,需要做的是放开一只手,闭上一只眼,留出一片空间,做好一个榜样;对子女而言,需要做的是伸出一只手,睁开一只眼,留出一段时间,走好一条道路。

我要不是为了你!

这句话是中国父母的必杀技,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社会亲子关系的真实状况,即父母和子女从来不是各自独立的个体,而是利益共同体。

早在1919年,鲁迅就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写过父母的职责:“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这三点,大多数人做不到。

目前中国父母对子女大体有两种看法:一是视为财产,需要投入、管理,用来传宗接代、养儿防老;二是视为债务,自己要偿还,子女也要相应地给予回报。

而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则很复杂,一些人感恩父母,热爱父母,将孝道视为精神支柱;另一些人在豆瓣创立了“父母皆祸害”小组;还有中间的绝大多数,与父母处于同一生活场景中,试图在保持孝心的基础上保留更多的私人空间。

有调查显示,多数微信使用者不对父母开放朋友圈。导致这一点的原因实际上并非代沟或怕对方担心,而是一种下级摆脱上级监管的心态。中国父母对子女永远是管理者视角,看不得孩子出现任何差错、任何波动。就像管理一份独一无二的资产,投资了就要保持稳定和增值。

父母之爱是大爱,而孩子爱父母则是小爱?

中国父母与子女的连结,可能是全世界最紧密的。幼年时,为你把屎把尿;读书时,为你出资守候;结婚后,为你做饭带娃。父母毫不吝惜或者有所保留地付出,把子女的人生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子女也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付出,很多人不能想象没有父母出钱自己如何出国深造,或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自己如何正常工作。

子女从父母身上得到的照料是实实在在的,而父母得到的回报中最重要的部分,则是通过孩子为自己续命、续理想,完成自己完成不了的事。

逼孩子弹钢琴的父母,多半有一个音乐梦;花钱让孩子跟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的父母,多半有一个留学梦;而把孩子送去打高尔夫、学社交礼仪的父母,多半有一个上流社会梦。孩子是一个更年轻、有更多可能性、比你更容易受你控制的你。当年实现不了的梦想,说不定在孩子身上就实现了呢?

听中国父母谈论自己的孩子,能感受到一种自豪与不满交织的情感:一方面,他们为孩子有机会尝试自己年少时无法企及的一切而欣喜;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是不是不够优秀,会不会变成白眼狼?也许抱怨本身就是一种调教的办法,聪明的孩子都知道该如何做到父母的要求,但也更容易迷惘,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想过的生活。

虽然中国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但爱的教育却经常被忽略。父母容易有一种感觉: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对自己的爱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父母之爱是大爱,是最无私的;而孩子爱父母则是小爱,翅膀硬了就飞走了。

所以,孩子成功比孩子有爱更让父母开心。为了达到让孩子有出息的目的,有些父母甚至故意对孩子进行情感要挟,冷淡、辱骂,以便让他们听话,并且屡屡奏效。所以,越是父母眼中优秀的孩子,越容易有心理问题。中山大学一项针对广州9所高校35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有自杀倾向的人达21.3%。更多文章杂志铺周刊杂志在线订阅...

内容摘自《周刊》,更多内容请订阅《周刊》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