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宋氏三姐妹共赴国难

卢沟桥上,石狮子依然静默,就像80年前一样。但是,它们想必不会忘记80年前发生的一切,正如我们从未忘记。
战争是复杂的,战争中的人亦然。抗战中,众多人物登场,其中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无疑具有特殊意义。不同的价值观和相同的民族情左右着她们,由此而生的悲欢离合,恰恰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艰难与不易、辉煌与荣光。个体命运从来都是宏大历史的缩影,宋氏三姐妹抗战中的人生故事,饱含着历史性的思考。
宋庆龄与大姐成立妇女抗敌后援会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很快占领了北平、天津等地,准备吞并中国。一时间,“亡国论”“失败论”的悲观论调在国内弥散开来。危急时刻,宋庆龄站了出来。1937年8月,她写出《中国是不可征服的》一文。“我坚决地相信,中国不但能够抵抗日本的任何侵略,并且能够而且必须准备收复失地……日本的武力已不过成为一只纸老虎。”
8月13日,日军开始大举进攻上海,企图攻占南京。在淞沪会战爆发之前,宋庆龄考虑到上海妇女的爱国传统,准备建立上海妇女抗战后援会。此前多年,宋庆龄因为政治分歧以及宋美龄的婚姻问题,与大姐宋霭龄关系冷淡。这一次,她联络了宋霭龄,希望大姐能为此做些事情。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林家有说:“其中细节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从宋霭龄积极参与的结果来推测,她答应得应该很痛快。”
几乎与此同时,南京成立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以下简称总会),宋美龄担任主席。林家有说:“宋庆龄是孙夫人,又是宋美龄的姐姐,如果以她为全国同类团体的领袖,想必全国上下不会觉得不妥。”但宋庆龄心胸宽广,很快响应了总会“要求各地和各级组织给予支持”的号召,将上海妇女抗战后援会改名为“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上海分会”,上演了姐姐“以大让小”的佳话。
总会上海分会的成立,是三姐妹在抗战中正式合作的开始。“宋氏三姐妹结束了长期的对立,走到了一条路上。” 96岁高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尚明轩说。 
宋美龄与“我的空军
“作为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夫人’。这个特殊的身份,使她在抗战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任罗敏说道。
1937年10月8日,淞沪前线硝烟弥漫,中国守军的阵地上开来一辆军用运输卡车。卡车停稳后,走下来的一名中年女性令将士们着实吃了一惊:“这不是蒋夫人吗?!”淞沪会战期间,宋美龄曾多次赴前线看望抗战将士,还写过有关上海战场的新闻电讯。
10月23日,宋美龄再次乘车到前线慰问官兵,途中遇到日军飞机的扫射和炮击。她乘坐的汽车在一个急转弯处轮胎突然损坏,失控冲进了一条水沟,宋美龄当场受伤昏迷。醒来后,她觉得走路困难,但仍坚持到前线慰问伤兵。慰问结束后,宋美龄接受医生检查,发现摔断了肋骨。
宋美龄对中国空军也做出了不少贡献。1936年,宋美龄成为航空委员会秘书长,投身筹备空军的事业。她不仅凭借谈判中良好的口才订购了2000万美元的飞机,还物色到了“飞虎将军”陈纳德。“七七事变”之后,陈纳德正式投身中国抗战,在上海、南京、武汉的上空率队与日军作战。而宋美龄则在美国积极活动,争取到了100架战斗机。
尚明轩认为,宋美龄和宋庆龄1937年的大多数时间虽然不在一处——宋美龄在南京,宋庆龄在上海,但空间上的距离没有妨碍姐妹团结抗日。1937年,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工合”)成立。“工合”是一个“寓救济于生产,使中国走上自救之路”的组织,宋氏三姐妹很支持,共同参与其活动。
第二年,“工合”总会在武汉成立,宋美龄担任名誉理事长。日后,由宋庆龄担任主席的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正式成立,进行了大量支援“工合”的活动。对此,宋美龄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二姐大加称赞,一时间宋氏姐妹关系似乎得到了修复。
宋霭龄一改低调,走到台前
“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宋家兄弟姐妹6人里,宋霭龄是大姐,对兄弟姐妹有特殊的影响力,但她对政治不是很感兴趣,是宋氏三姐妹里政治立场最模糊的一个。”罗敏评价说,“宋霭龄感兴趣的是钱,她嫁给孔祥熙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但是宋霭龄也算得上爱国,支持抗战的态度基本是明确的。”
宋霭龄婚后便返回孔祥熙的山西老家,很少抛头露面,一心想着如何经营家族财富。不过,“七七事变”后,她一反常态地投身到抗战中。除了和两个妹妹共同参与抗战团体和活动,她还拿出了自己最爱的钱。当上海战云密布时,宋霭龄常到医院,询问红十字会的医疗工作是否准备周全。当时,舆论普遍认为红十字会有国际背景,日军对医院不敢有过分的动作,因此红十字会的人回答宋霭龄说:“万事周全,请孔夫人放心。”但是,随着战事越发激烈,上海的医院很快受到波及,陷入了极度拥挤、缺医少药的困境中。
宋霭龄出资设置了伤兵医院、儿童医院,她还自掏腰包购买了3辆救护车和37辆军用卡车,以解燃眉之急。驻扎在上海的军队也收到了宋霭龄的慰问品,当几辆装满汽油的卡车开到阵地时,军官们很是意外:深居简出的孔夫人居然深知汽油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美国作家项美丽曾这样评价宋霭龄:“她的个性太过腼腆,这让记者们很难展开工作。”然而,随着战事的深入,“腼腆”的宋霭龄也走到了台前。
1937年10月底,上海的妇女团体在国际饭店招待在沪的各国妇女领袖。在招待会上,宋霭龄用流利的英语致词,呼吁世界各国的妇女“主张公道正义,保卫世界和平”。第二天,她来到金陵广播电台,破天荒地做了一次广播演说,谴责对日本侵略中国有利的《九国公约》。当时的报纸对这次演讲进行了报道,题为《孔夫人对美人士作广播演讲》。除此之外,宋霭龄还渐渐地开始参与义卖、推销战时公债等活动。
“1937年,正值外敌大规模入侵、国难当头之时,宋氏三姐妹暂时抛开政治分歧,一起加入了抗日救国的行列,既各显其能,也相互扶持。但是,她们的关系是微妙并且复杂的,即便在抗战期间也是如此。短暂的重归于好之后,她们很快又走上了岔路。想要真正理解她们,还要往前看、往后看。”林家有说。更多文章杂志铺环球人物杂志在线订阅...

内容摘自《环球人物》,更多内容请订阅《环球人物》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