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孟加拉国的旅程,始于“火箭”。
“火箭”,实际上是英殖民时代的内河轮船一一名副其实的“轮”船,两侧各有一个水车似的大轮盘,划水前进。之所以称作“火箭”,大概因为这种轮船在当年算得上速度惊人,现在看来也不慢,傍晚六点半驶离首都达卡,次日上午就能逼近孟加拉虎出没的桑达班自然保护区。
老式轮船在别的国家早已淘汰,我只在美国新奥尔良见过,纯粹是旅游项目。在孟加拉国大多数客船也已改为更现代化的版本,但这英殖民时代的老“火箭”至今没有退役,它不是豪华游轮,却等级分明,殖民时代遗风不减。头等舱配有厨师,随时供应红茶咖啡,晚餐分孟式英式两种,我选孟式,咖喱鸡腿饭套餐,收300孟币(人民币25元),早饭是100孟币。
头等舱包间有空调但没有淋浴,没有独立卫生间,比起人满为患的二等舱多了一大片奢侈的公共空间,晚间可以坐在铺着雪白桌布的餐桌旁吃饭,早上可以坐在空阔的甲板上喝茶看江景,确是头等待遇。
我搭乘的这艘“火箭”叫“鸵鸟号”,由流经达卡的古恒河( Buriganga)进入世界最大的冲积三角洲。古恒河实际上汇合了恒河、雅鲁藏布江,干流已经改道,1日河道便冠以“古”字。按西方人的形容,河流上游是“年轻”的河水,那么多年前我在印度遇见过较年轻的恒河,在西藏遇见过非常年轻的雅鲁藏布江。两条大河流到孟加拉国,变得干头万绪,苍老疲惫。记得玛格丽特-杜拉斯写在《情人》里的句子:”这里是大地上最大的三角洲,是乌黑的淤泥地,河流在这里汇合流向吉大港。”她所说的河流是指的就是恒河与雅鲁藏布江!孟加拉国的国土特征完全由大江大河决定.旱季的水域面积占到国土6%,到了雨季全国70%都有可能被泛滥河水波及,沦为汪洋泽国。
这一夜,船龄将近一百岁的“鸵鸟号”灵活穿梭于三角洲的河道网络,与各种更大、更新、更快的船只错身而过。孟加拉国全境可航行水道总长达到惊人的8000公里,认识这个大河之国的最好方式也许就是乘夜航船顺流而下,从船甲板的角度打量夜幕下、晨光中不断漂移的景物一一渡船、栈桥、农舍、红树林,还有河边洗菜的女人、搓澡的男人。经过16个小时的航行,“鸵鸟号”把我带到一个叫做胡拉哈特(Hularhat)的内河港口,属于印度和孟加拉国交界处的库尔纳专区,已经远离古恒河。
再次遇见恒河,是几天后,在边境城市拉杰沙希(Rajshahi),旱季的恒河只剩一道细流,干涸的河床成了城市公园,每到傍晚男男女女涌到恒河上乘凉遛弯,这让我想起意大利许多小城也有类似的全民黄昏遛弯活动,只是舞台选在城中衬着美丽的建筑、精致的商店,边逛边看人并被人看。孟加拉国的生活条件与意大利相差悬殊,但这种遛河滩、汀洲的活动在本质上同意大利人的黄昏漫步是一样的,有种闲散的古风,类似中国三一最美街段,男男女女都要精心打扮,的上巳节踏青,只不过踏的是黄沙。
比起达卡的古恒河,拉杰沙希的恒河更往上游,因此更“年轻”。在雨季汛期,这大片的沙土地统统会被淹没,河流泛滥形成的沙洲(叫“查尔”--Char)可能会成为赤贫的栖身地,他们在游移不定的沙土上种菜、放牧,一旦脚下沙洲被水吞没,就只能继续寻找下一个暂时容身的“查尔”。
我在河心遇到一个英语流利的男青三和两个年轻女人一起,一个蒙面,另一个蒙面。他自我介绍在拉杰沙希大学读研究三专业是人类学,两个同伴是妹妹和嫂子,他当保镖一一女人有男人陪伴会比较安全。二是穆斯林社会的通识。那么,蒙面的那位想必是嫂子。临别时,小伙子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像诗一样美妙:“我们喜欢来河边散步,因为现在这个季节,河上吹起微风,会直吹到人心里去。”...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孤独星球在线订阅...
内容摘自《孤独星球》,更多内容请订阅《孤独星球》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