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的廉政风暴,何以虎头蛇尾

刘宋的开国君主刘裕出身寒微,凭借军功和特殊的时代机遇在东晋末年异军突起,并最终迫使东晋皇帝“禅让”帝位,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或许一方面由于出身关系,对民间疾苦了解更多、更深入;另一方面冷眼旁观,对东晋吏治之腐朽、贪腐之误国,有较清醒的认识,即位后的刘裕不仅雷厉风行地推动廉政建设,更身体力行提倡俭朴风气。

史书记载,刘裕对珠玉之类的珍宝弃若敝屣,他未即位前,喜欢穿普通的木屐和妻子亲手缝制的布衣布袄,即位后则把这些旧鞋旧衣分赠给公主们,让她们用这些东西告诫骄奢不节的后代。他的宫室十分简陋,陈设、用具多为民间寻常之物。他唯一一次表现出对进贡珍宝的浓厚兴趣,是收到宁州(今属云南)送来的琥珀枕,原来有医生说“琥珀有疗伤奇效”,他收到后便下令将琥珀枕捣碎,给伤病者做药材。

他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同样提倡节俭且以身作则。鉴于当时奢靡风气业已抬头,他刻意让宫中养蚕并诏告天下,希望引领勤俭风气。公元445年,他弟弟出任南兖州刺史,他设宴饯行,众弟都来参加,他却故意推迟上菜,让这些宗室近亲“识有疾苦,知以节俭御物”。

在整肃吏治方面,刘裕、刘义隆最重要的措施是强化监察机制,重用寒门官员。在中央,他们任命出身贫寒的官员担任中书监、令等职务不高、权力重要的官职,以扭转世家垄断高级官职的积弊;在地方,“典签’’等富有监察职责的官员,大多由寒门庶族子弟出任,朝廷赋予他们监督皇亲国戚、世家大族主官的职责。

然而这种被史家称为“宋世之极盛”的清新气象,仅维持了三十多年就戛然而止,刘宋王朝再度陷入骄奢淫逸、贪腐成风的颓势,且较以往变本加厉。刘裕、刘义隆父子不仅以身作则且十分注重对子弟、官员进行“素质教育”,他们大张旗鼓掀起的“廉政风暴”究竟为何虎头蛇尾,直至不了了之?

首先,刘裕也好,刘义隆也罢,最终仍脱不了任人唯亲的窠臼。

刘裕很重视剔除亲属中不称职、不清廉的成员,不让他们承担重任。如他生性“庸鄙贪纵”的亲兄弟即便由母亲说情,也得不到所觊觎的扬州刺史职位,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刘裕年仅十多岁的次子。由于是其次子尚未成年,所以扬州“事无大小”实际上都会由刘裕本人亲自处理。很显然,刘裕!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百家讲坛在线订阅...

内容摘自《百家讲坛》,更多内容请订阅《百家讲坛》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