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水

   据民间相传,7000多年前的古成纪(今天水秦安一带),华胥氏怀孕12年诞下伏羲。伏羲和女娲成婚结合,携手创世,抟土造人,结绳记事,“立九部,设六佐”,共抗洪荒之灾。在卦台山上,伏羲仰观碧天晴宇,注视日月星辰,受到河图洛书的启示,顿悟天地人和阴阳宇宙的万象生机,一画开天,创立了人类的早期哲学——八卦,构建出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

   拨开传说的迷雾,当神话照进现实,我们会发现中华文明的起源,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
   20世纪70年代,在古代成纪故地——天水秦安县,一处距今7000年至4800年的史前人类文化遗址横空出世,犹如一颗明亮的星辰,惊艳了世界的眼眸,也让世人将目光聚焦到了8000年前的一处人类文化遗址——大
地湾。
     一场盛大的祭祀,犹如一曲雄浑的吟唱,浩浩荡荡地回响在天水的伏羲庙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同胞,带着无限向往和崇敬,带着寻根祭祖的祈愿,不畏江河阻挡,冲破关山阻隔,不远万里奔赴人文始祖的圣地、华夏民族的源头,只为踏上回家的路,只为安顿漂泊的心。
    这一天是每年公历的6月22日,这场祭祀叫“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这是一场属于天水、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盛大典礼。
    翻开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历史画卷,古老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今天,当我们走进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天水,追溯那久远而古老、艰辛而辉煌的文明起源时,不难发现,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从始至终都未离开一个坚强伟岸、睿智深沉、风范非凡的形象——“伏羲”。
    远古时代,世界混沌不明,部族蛮荒蒙昧。而位于天水西关的伏羲庙,更为天水即“羲皇故里”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栽植于明成化年间的古柏依旧苍翠盎然,见证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1.3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彰显着伏羲作为人文始祖的威严和尊贵。“一画开天”4个道劲秀逸的金色大字,诉说着伏羲肇启文明的伟大功绩。延续了千百年的民间年俗祭祀文化,已深深积淀于天水人民的生活当中。而每年一次的公祭伏羲大典,早已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祭祖、期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盛典。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读者在线订阅...

内容摘自《读者》,更多内容请订阅《读者》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