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年成就汉服界的LV

    

    近日,当身穿汉服的林志玲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素净的豆青色,繁复的花纹,衬着林志玲温婉的东方面孔,全世界都为之惊艳。而为林志玲量身裁衣,手工制作这件汉服的,是一个80后“香港仔”。

    他叫钟毅,是一位致力于将汉服演化为现代礼服的匠人。作为最神秘的汉服匠人,钟毅所创办的明华堂没有淘宝店、实体店,10年来只有一个QQ客服。尽管低调,他做的汉服却被圈内公认为最正宗,有“汉服界的LV”之称。他所做的汉服并不是设计有多独特,而是最贴近历史。
    “汉服始于黄帝,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而后一路发展演变至明朝。之后清朝满人人关,大举剃发易服,一直沿袭数千年的服饰传统就此断裂。”在历史书上看见这段记载的时候,钟毅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缺失的遗憾,  “几千年的服饰传统,就这么断了?”这个少年想把这份美感传承下去。
    大学时,钟毅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学服装设计。因为要研究民族服饰,他平时会关注电视上放的历史剧,结果根本看不下去,因为里面的人物服饰,混乱得像科幻剧一样,  “跟星球大战有的一比”。
    为了让汉服回归现代生活,钟毅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每天穿着汉服出行,甚至在第一次去女友家里拜访也是如此。岳父岳母当面并没有过多微词,背后却忍不住询问女儿:  “你男朋友好像有点奇怪,他为什么要穿成这个样子?”
    相较于岳父母,路人的眼光则更为苛刻。但比起路人好奇或是取笑的凝视,钟毅更为介意的,是当今太多人总是错把中国传统汉服,认作日本和服或是韩国韩服。
    于是,后来他和女友一同穿着汉服逛街时,还特地写了一张纸条:  “这不是和服,是汉服。”身穿汉服确实能吸人眼球,却并不能激发人们了解汉服的欲望。这样的坚持,也并不能改变人们对汉服的认知。
   钟毅开始回头反思:汉服在现代生活里,究竟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钟毅对汉服空有热情却并非精通,而不精通则无法实干。这样的喜欢,距离将汉服发扬光大,道路长远且多重阻碍。
    于是,翻阅明清服饰染织资料成为钟毅深入了解汉服的第一步。他还上门拜访了很多汉服学者、缂丝研究所,跑到北京、江南等博物馆考察,试图还原消失近200年的传统工艺。但最初着手做汉服的时候,钟毅颇有些“任性”,他在布料市场凭感觉挑选,看见好看的颜色便购买回家着手进行制作。几件成衣之后,他发现这样的汉服徒有形而没有神,与历史资料里记载的汉服相差甚远。一番思量之后,钟毅开始依照资料定制复原布料。此后,汉服的设计、剪裁、打版等,都由钟毅一手把控。
    从布料、设计到剪裁、缝制的每一步都很讲究,钟毅坚持每件衣服只定制不量产。一件汉服往往需要做几个月,有时候甚至要花上大半年时间。钟毅制作的一款“云锦实地纱龙袍料”,一年里经历了六次打版失败。第一次觉得质感不对,第二次发现经线易断,第三次把断线夹出来也不行,第四次经纬线变调后仍旧失败,第五次各方面合格但容易崩裂,第六次……这样往复多次的烦琐,是钟毅的日常。
    他被业内人嘲笑,布料复杂又不实用;被工厂嫌弃,数量少没钱赚。但钟毅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做汉服。钟毅最自豪的是,他做的汉服还帮一群海外华人缓解了乡愁。看着穿上汉服的新人,听着“一梳白发齐眉,二梳白头到老”的贺词,钟毅很感慨, “这才是活生生的汉服,而不是一件活在过去的文物。”
    钟毅说,过去的九年,他仅仅是开了一个头,他相信,自己已在正确的路上,“汉服在今天,仍然是死的,我希望让他活过。更多精彩内容订阅第一时间...
   内容摘自《第一时间》,更多内容请订阅《第一时间》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