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四大家之一 —仇瑛

    仇英(1498年一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居吴县(今苏州)。其生卒年及早年经历不详,据推测活跃于正德、嘉靖年间(约当于公元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他的画也受到陈暹(字季昭,周臣的师傅)影响,从而愈来愈出名。仇英的画技得益于临摹宋人的画作,往往可以乱真。山水画最初学周臣的笔墨,而工整超过其师傅,特别善于画仕女及界画,达到院派画家的画技。同时与苏州一带名流旦夕游处,所以画作尤其具有文人画的气息。
    仇英与周臣、唐寅有院派三大家之称,再加上文徵明称为“明四家”。仇英早期作品,以绢本为多,画面空白较大,用笔细腻,刚中带柔,圆中有方,设色浓重。中晚期作品,构图渐趋满纸,用笔愈见刚直,运笔则自然而流畅,用色渐淡,有时亦作白描。仇英画作流传有限,题年款的更少。现在流传的仇英作品,大都是后来人的模本,属于市井职业画人的伪托画作,再加上仇英的款印。所以想得到仇英真迹极为困难。故宫博物院所藏仇氏《桐荫清话》、《蕉荫结夏》、《秋江待渡》、《汉宫春晓》、《春游晚归》、《松亭试泉》、《水仙腊梅》、《林亭佳趣》、《园居图》、《东林图》、《雪溪 仙馆》、《松阴琴阮》、《仙山楼阁》等,为其代表作。
    仇英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并且诗句题跋盛佳;就画风而言,唐龈、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尽量少写文字,为的是不破坏画面美感。因此画史评价他为追求艺术境界的仙人。
    仇英早年曾经当过漆工、画磁匠,并为人彩绘栋宇,后来得到文徵明的赞赏、称誉而名声大噪。仇英以卖画为生,周臣赏识其才华,便教他画画。仇英临摹宋人的画作,几乎可以乱真,例如《清明上河图》。仇英作品题材广泛,擅写人物、山水、车船、楼阁等,尤长仕女图,擅长界画。
    绘画风格仇英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等题材,画法苍秀,构思巧妙,笔墨俊雅。他功力精湛,经常临仿唐宋名家稿本,如《临宋人画册》和《临萧照高宗中兴瑞应图》,前册若与原作对照,几乎难辩真假。画法主要师承赵伯驹和南宋“院体”画,青绿山水和人物故事画,形象精确,工细雅秀,色彩鲜艳,含蓄蕴藉,色调淡雅清丽,融入了文人画所崇尚的主题和笔墨情趣。
    仇英擅人物画,尤工仕女,重视对历史题材的刻画和描绘,吸收南宋马和之及元人技法,笔力刚健,特擅临摹,粉图黄纸,落笔乱真。至于发翠豪金,综丹缕素,精丽绝逸,无愧古人,尤善于用粗细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或圆转流畅,或顿挫劲利,既长设色,又善白描。人物造型准确,概括力强,形象秀美,线条流畅,有别于当时流行的板刻习气,达到宋人宫廷画的境界,对后来的尤求、禹之鼎以及清官仕女画都有很大影响,成为时代仕女美的典范,后人评其工笔仕女,刻画细腻,神采飞动,精丽艳逸,为明代画坛之杰出者。
    仇英的山水画师法赵伯驹、刘松年,发展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院体画”传统,综合融会前代各家之长,既保持工整精艳的古典传统,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形成工而不板、研而不甜的新典范;还有一种水墨画,从李唐风格变化而来,有时作界画楼阁,尤为细密。经常画上林图,人物、鸟兽、山林、台观、旗辇、军容,均为仿忆古代画贤的名笔,斟酌而成,可说是绘画的绝境,艺林的盛事。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对其评价说:仇英画“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人物师吴元瑜,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种种臻妙”。更多精彩内容订阅收藏界...
  内容摘自《收藏界》,更多内容请订阅《收藏界》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