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响起时,我们当如何致敬

    久前,一名小学生背着书包,在校门外立正敬礼的照片在微信群里火了。

    照片是一位路人在6月7日早上经过一所小学时拍下的。他把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时,简单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迟到的小男孩,背着书包快速向学校跑去。当他来到校门前,听到学校正在播放国歌,立即停下脚步,原地立正,面向学校的方向敬队礼,直至播放完毕。
    这个画面,让无数人动容。人们从这名小学生身上看到的,是对国歌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的场景,随着国歌立法,今后或许会多起来。
连续十年提出国歌立法提案6月22日上午9时30分许,北京,人民大会堂。国歌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这一刻,距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最近一次提交《关于尽快为国歌立法的提案>仅过去3个多月,但距离他第一次提交该提案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在过去10年的全国两会上,于海都会提交这份相同的提案。
    事实上,从2002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起,历年全国两会期间就不断有代表、委员建议制定国歌法。2004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19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但从国歌写入宪法,到为国歌专门立法,无疑还有一段路要走。
    2008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召开,刚刚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于海牵头提议,在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将原来由军乐团奏国歌,改为全体委员在军乐团伴奏下高唱国歌。在这次会议上,于海还提出了为国歌立法的提案。
    2009年,全国两会在会议议程安排方面做了多项调整,其中一项决定是,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在开闭幕式
上奏唱国歌。于海在人民大会堂主台担任指挥。
    这个决定令于海非常振奋:  “从‘奏’国歌到‘唱’国歌,不单纯是演绎形式的简单变化,更表达了在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勇气,让整个世界感受到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的气概和迎难而上的决心。”
    从2008年到2017年,整整10年,于海每年都向大会提交为国歌立法的提案。
    身为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于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国家一级指挥。从1984年10月1日在国庆35周年大典上作为千人联合军乐团最年轻的分指挥之一,一直到今天,于海在正式场合指挥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有近万次,无论是国庆50周年、60周年大阅兵,还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全国两会以及欢迎外国元首来访等重大动,都有于海指挥乐队演奏国歌的身影。一次又一次指挥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的他,被媒体誉为“指挥演奏国歌次数最多的人”。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歌立法作出重要批示。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国歌立法列入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经过数月反复研究、修改并征求意见后,形成了如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草案。
    于海坦言,国歌经常在耳边响起的经历,让他对国歌有着深厚而特殊的情感。几十年与国歌相伴的工作经历让于海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跟国歌有关的事儿都格外敏感。  “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国民对待自己国歌的态度应该非常严谨,不应该出现节奏、速度等方面的错误。然而,现实中由于法律空白,国歌没有统一版本,甚至出现被篡改歌词、曲调和速度,以及随意使用国歌等情况,没办法依法处罚。”
    “国歌应当受到重视,受到法律的保护,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应该把国歌、国旗、国徽置于同样的宪法地位进行保护。为国歌单独立法,就是对2004年确立国歌宪法地位的进一步深化。”于海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6月22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国歌法草案的说明时表示,多年来,国歌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奋勇前行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但实际生活中也存在奏唱国歌不规范、参与者举止不得体等问题。
    国歌法草案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举行升国旗仪式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面向国旗,着制式服装的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人民警察等人员行举手礼,其他人员行注目礼。
    沈春耀表示,这样的规定可以增强奏唱国歌的仪式感,体现对国家象征的尊重和维护。80多年前,  《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日烽火中诞生,不仅是一个民族不屈服外侮的怒吼,更激发出每个中国人为梦想奋斗的壮志豪情。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中,都饱含着砥砺奋进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为了体现国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国歌法草案规定:奏唱国歌,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歌词和曲谱,不得修改国歌歌词,不得采取损害国歌尊严、影响国家形象的奏唱形式。在公共场合,恶意修改国歌歌词或者故意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损害国歌庄严形象的,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国歌阐释的是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是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自强信念,是坚持正义慷慨赴死的民族奉献精神。”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张洁说。
    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局长金雪萍表示,国歌法草案规定不得修改国歌歌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也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结晶的崇高敬意。草案中对于如何正确应用国歌的具体规定,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等多重作用。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从重整河山到走向复兴,  《义勇军进行曲》始终有着无可替代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铿锵有力的词句、雄壮激昂的旋律,国歌早己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广为传唱。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近年来国歌不时被随意用于各式。更多精彩内容订阅畅谈...

   内容摘自《畅谈》,更多内容请订阅《畅谈》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