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城的选择
深夜1点多,我去了趟酒店楼下的便利店,发现楼下仍然如八九点钟般热闹:店里时常进来男女,买咖喱鱼蛋或是关东煮;夜店门外,衣着光鲜的男女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喝着鸡尾酒,旋转灯球打出的光影映在他们脸上,显得光彩熠熠;榕树下一排塑料桌椅已经排开,人们就着啤酒菜肴继续谈天说地;珠江边上,时不时就有几辆共享单车骑过,推和夜总会。但当我后来深夜采访结束,坐着出租车需要穿城而过,城中街巷也能看到类似的情景:虽然不如沿江路、宝业路、兴盛路那样酒吧林立、食肆密集,但总是能看见一些灯火通明的餐馆,和在外面大快朵颐的食客。
一份睡眠指数排行显示广州是全国最晚睡觉的城市,平均就寝时间是23点08分,上班族的平均睡眠
时间是全国最短的,每天只睡7.18个小时。广州人不睡觉都干什么去了?外出宵夜是很多人的答案。
宵夜也是“消夜”,也就是找点事情做好打发掉漫漫长夜。 “广州地处亚热带地区,白天人们容易食欲不振,晚上天气凉快下来才有了胃口o"广州美食家闫涛对我讲0 90年代初他从云南来到广州读大学,对那从未感受过的湿热很不适应。“一天恨不得要冲五次凉,老家的人都觉得奇台。”广州资深美食评论人庄臣这样说。如果看看沈复的经历,就可以知道,他当年正是陪着表妹夫贩货而来到广州,随船带有老家苏州的绣品和苏酒、醉蟹特产。
宵夜传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中断,随着改革开放再度复苏。闫涛记得,80年代初他第一次来广州,看到珠江边上有很多卖炒田螺、艇仔粥的小贩。“恢复宵夜文化,便释放了个体经营者的活力。在个体私营经济的活跃度上,广州居于全国前列,因此宵夜氛围十分浓厚。”1 984年,一部珠江电影制片厂作的电影《雅马哈鱼档》令闫涛印象深刻。它讲的是一位失足青年阿龙重返社会,能出去吃宵夜,意味着可以晚回家,有一定的经济支配能力,这是年轻人成长的标志。所以我有一次说带5岁的儿子去吃宵夜,他会特别兴奋,觉得一下子能进入成人的世界。 "Hugo说。在节目里,Hugo和另外一个主持人阿智为年轻人提出的情感困惑给出建议。 “如果你在酒吧里和谁得投机,可以约着再去吃宵夜。宵夜是个过渡阶段,意味着两人感情有升华的可能。正好也可以就着宵夜店明亮的灯光,再好好把对方审视一番。约会女生去吃宵夜,不妨选择需要动手的食物,比如小龙虾
一类,这样对方是细致耐心还是大大咧咧,性格就一目了然。
从2003年至今,Hugo连续14年在做这档深夜节目。 “午夜1 2点钟从电台出来,总想着去吃点什么。宵夜就像是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缓冲地带。’’这些年来,他看到了宵夜文化的变迁,比如一些餐馆因为人工成本问题,或是外卖方式日益流行,最终决定取消宵夜的安排。但庆幸的是他喜爱的那几家宵夜店都还在。在陪伴完听众度过两个小时的睡前时光后,是Hugo需要陪伴的时刻一一在可口的食物与可亲的老,板那里,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传统:“大排档”的美味与人情
广州宵夜中,最经典的形式要算大排档。 “大排档”一词源自香港,又传回广东地区。广州早年的大排档有两种样子,一种完全是篷子一样的可拆卸房屋一种是在固定建筑当中,但面积很小,大部分的营业面积都要靠摆出去的桌椅,随着城市建设的规范,这两种形式的大排档都消失不见了。一些最终)入室经营,成为餐馆,但依旧保存有当年大排档的菜式或者氛围。更多精彩内容订阅三联生活周刊...
内容摘自《三联生活周刊》,更多内容请订阅《三联生活周刊》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