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危机

    过去几十年间,这里的海水温度上升了超过0.50C,而冰川融化和分崩的速度则加剧了四倍。这片冰架是派恩艾兰冰川漂浮在海面的前端,而派恩艾兰冰川是伸人阿蒙森海的数座巨型冰川之一。几座冰川共同耗损西南极冰盖,这片更为广袤的冰盖厚达3000米,覆盖面积超过两个法国。冰盖覆于一系列岛屿之上,但主体部分坐落在一座盆地的底面上,而这座盆地深处海平面以下逾1500米处,让它更难抵御变暖的海水。学者们越来越相信,受到威胁的冰川很可能开始蠢动,裂成碎块,顺海漂离,如果发生这些,将使海平面上升3.3米,淹没世界各地的海岸。

    冰盖仅靠其边缘上的冰架阻挡,而那些嵌在盆地边缘孤立山脉和石脊上的漂浮冰坝已经开始瓦解。西南极洲阿蒙森海周边的太平洋海岸各处,冰架正变得更加脆弱,碎冰加速流人海中,导致冰川的后退。主体厚度约400米的派恩艾兰冰架退化程度尤为严重:从1994年到2012年间全境平均减薄45米。但更令人担心的是与其比邻的思韦茨冰川,假如崩毁将可能动摇西南极洲冰盖的大部分区域。
 “它们是地球上退化速度最快的冰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冰川专家埃里克·里格诺特说。该实验室位于加利福尼亚洲帕萨迪纳市。里格诺特利用飞行器和卫星雷达从事该地区研究已超过20年,他认为西南极洲冰盖的瓦解是早晚的事,但它在500年后发生还是100年内发生,以及人类会不会有时间做准备,才是问题的关键。
 “我们必须确保预测的准确性,”他说,“同时也得注意不能在这上面消耗太多时间。”
    要获得精确的预测,只能到冰面上量取数据0 2012年12月,一架红白相间的“双水獭”飞机低空掠过派恩艾兰冰架。飞行员让飞机的橇板穿雪滑行,然后升空,再飞一圈回来查看,确认没有裂缝。飞机降落后,先派一人登陆。侦察员靠一套绳具系在机身上,使用两米半的长杆勘察积雪。
    最终他获得满意结果:不存在可能吞没登陆团队的积雪掩埋的裂缝。其他学者走下飞机。阿拉斯加大学冰川学家马丁·特鲁弗带领的团队开始着手搭建营地。他们计划在冰架上逗留两个月——其实就算在这里过一夜也是前无古人。这里的冰面长期以来因过于危险而无人光临,但特鲁弗的团队打算在冰架上钻孑L将其穿透,这样就可以测量导致冰架溶解的海水热量。
    科学家们夜晚躺在帐篷中,身处海岸环绕的6500平方公里无人定居区,可以听到从冰中传来的砰然巨响。每天早上他们都能发现新的裂缝,3厘米宽,似乎深不见底,纵切冰面。在驻地研究的五周时间里,他们脚下的冰层厚度减少了两米。学者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西南极洲的冰可以化得多快。部分原因是大多数处于危险中的冰川都在重重包围之下。在派恩艾兰冰架(冰川的漂浮部分)的前端,海面自身也会在每年冬天结冰。夏季,这些碎裂的海冰与从冰架上脱离的冰山结合,形成移动的围栏,曾长期将船只拦截在距离冰架至少160公里以外。
    1 994年3月,美国破冰船纳撒尼尔.B.帕尔梅号成为很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二艘抵达冰架的船只。在数天时间里,劲风将浮冰吹散,形成一条狭窄的临时通道,让帕尔梅号可以穿行其间。由于缺乏准确的海图,驾驶室里的船员紧张地盯着声波探测器,上面显示出峡谷纵横、山脊陡峭的混乱海底,其中一道山脊在距龙骨不到6米处突起。
    帕尔梅号意图在入侵的海冰迫使它向北撤离之前,在冰架前端逗留1 2小时。这让船员有时间将科学仪器降入水道。他们的发现令人不安。在靠近表面处,有股水流从冰架下方涌出,其盐度比周围海水稍低,原因是它被冰雪融水冲淡。(冰水是淡的,因为它来自南极降雪。)并且,在600米到900米深处,有更暖的海水流人贯穿冰层正下方的峡谷。
    来自纽约拉蒙特一多尔蒂地球观测所的海洋学家斯坦·雅各布斯很快心中了然。暖流来自北边300多公里外的南太平洋,盐度高比重大,沉在海底峡谷中潜流,而峡谷向冰川的方向倾斜。冰川在冰河期的数千年间塑造了这座峡谷.当时包括这座冰川在内的西南极洲众多冰川与今日的位置相距数百公里。
    现在,正是那条峡谷运送着派恩艾兰冰架下方的温暖海流。内陆方向几十公里某处,暖水找到了“接地线”:冰川从海底抬升、成为悬浮冰架的过渡点。暖水冲撞冰墙,将其溶蚀.形成源源不绝的融水海流。由于这股水流较冷较淡,比重较低,因此升到温暖的涌人海流之上,紧贴冰架底部流回海中。

    通过测量淡水体积,学者们可以估测冰川损失的程度。融化速度“实在疯狂”,位于剑桥的英国南极调研所的冰川学家阿德里安。更多精彩内容订阅华夏地理...

内容摘自《华夏地理》,更多内容请订阅《华夏地理》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