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评标专家的工匠精神

    古人云“技进道乎”,指的就是“工匠精神”。中国历来是一个崇尚精神,以精神立国并在精神中创造伟业的国度。精雕细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匠心”理念,我们称之为“工匠精神”。这其中不仅包含一个人或组织要有高超精湛的技艺,还应对职业有一种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态度和境界,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和气质,代表的是一种荣誉和责任。“工匠精神”不是某个行业所特有,评标专家同样需要“工匠精神”。评标专家的“工匠精神”贯穿于招标投标“结果”这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评标专家人格形成的过程,其内涵和特质是多维度的契合和多因素的交织与统一。招标投标评标专家应具有“工匠精神”。虽然评标专家的精神是虚和形而上的,但却对招标投标评标的公正、公平发挥着神奇的指引效能。在评标过程这一精微智思活动中,评标专家的“工匠精神”是确保评标质量的精神支柱和思想高地,也是破解现实工作中人们评标专家诟病之良方。什么是评标专家的“工匠精神”?不同角度的从业者从各自的感受出发会有特定的看法。笔者窃以为,应至少包含以下四组关系和视角。

    一、道与术
    中华文化始终崇德。道是万物之母,道即道德,也可指职业道德。“道可道,非常道”。道德是为人之本,人无德不立。大道至易至简,小道至密至繁,邪道至玄至晦。道德的星空长空无边,道是执著笃行的内在动力,是内心选择和价值坚守,亦是评标专家的精神主轴和评标活动的主轴。学养不仅仅是政治理论、业务素质的简单相加,更不只是概念机械诵记,而是超越个人名利的使命感、责任感。
    学养因人、因时而异,不能划一归定,不好量化衡量,但道德有共同标准和价值判断。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评标专家更是评标活动的主角。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
  《招标投标法>确立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体现了法治思维,并通过不同方式灌输和传递给评标专家,由此内化为评标专家个人意识,外化为评标专家个人行为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个体的要求,也是工作标准的价值体现。爱国在招标投标领域的倡导和践行就是要将对祖国的浓厚强烈的情感转化为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第九条“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和第十条“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等相关法规规定,不搞崇洋媚外,不一味要求采购进口产品和服务,更不能为一己之利而未经批准擅自或非法采购进口产品;敬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也是评标专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招标投标制度之所以又称之为专家采购制度,是因为立法者的意图就是要充分利用专家在行业中的专业背景,按规定的程序评出性价比较高的中标人,能为招标人提供专业权威的评标意见,进而让评标专家成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这一立法基础来源于人们对评标专家属于最有公信力的群体之一的界定,对评标专家的高度信任是评标专家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存在数量众多的评标专家队伍,虽然总体上能够秉公评标,但这一制度在我国的招标投标实践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在奉“法”为真的现代社会,道德理想虽未泯灭,但却呈现出分裂式微状态,“工匠精神”日趋衰落。毋庸置疑,在评标专家队伍里,“工匠精神”几乎消失殆尽,现实生活中评标专家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评标专家行为不端正时有所闻。部分评标专家不再恪守职业道德、恪守专业与学术良心,不再追求评标的公正与公平良知,而是成为某些代理机构、采购人或供应商的代言人,失去了应有的科学性、严谨性和法律的公正性,从而也逐渐失去了维护自身公信力的基础。更多精彩内容订阅招标与投标...

内容摘自《招标与投标》,更多内容请订阅《招标与投标》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