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现象与广州茶楼情况类似,毕竟,与香港在地理和文化上都很临近的广东地区,曾深受香港文化的影响。当年有不少内地人到香港发展,不少家庭开始隔海相望,这样一
来,两地的“亲缘”关系就更强了。在平时亲戚走访中,一些也是以烈酒为主,直到20世纪90年代,香港中产形成,他们并追求品质生活,当地葡萄酒文化才开始发展并逐渐盛行。香港人似乎对1982年的拉菲情有独钟,不管是赌神,还是古惑仔,都离不开这款酒,就连情感片((单身男女》、动作片《放逐》都有提及。除了现今还不断提起的1982年拉菲,在其他影片中,依然绕不开葡萄酒,在2004年上映的((龙凤斗》里出现过一瓶6万元的1961年白马(Cheval Blanc),2008年上映的((门徒》提及1982年柏图斯(Chateau Petrus),连2010年彭浩翔的《志明与春娇))里,志明和同事聚餐开了一瓶1982年的拉图堡(Chateau latour)。这些港片中提及的葡萄酒,基本都是法国的名庄酒。这种以影片方式传递的葡萄酒文化,成为了大部分国人对葡萄酒的启蒙。所以至今,法国葡萄酒在国内的名气依然很大。
全面繁荣,生机盎然
香港的葡萄酒文化逐渐成熟,并影响着内地,特别是沿海一带。但前十年,这样的成长速度及影响还比较温和,到2008年,随着香港葡萄酒关税的取消,整个香港葡萄酒市场瞬间爆发,葡萄酒文化迅速蔓延普及,不到十年,香港一跃成为亚太地区葡萄酒贸易和拍卖中心。
在“红酒财爷”唐英年等人的努力之下,2008年2月,香港取消所有葡萄酒税项,不征收任何增值税或商品及服务税,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系中首个葡萄酒免税港,葡萄酒市场急剧变化。6月,香港政府撤销所有与葡萄酒税有关的清关及管制措施,令免税葡萄酒进出口更为便捷,使得香港葡萄酒的价格不断下降,消费量也大大提升。从3月至12月,短短9个月期间香港葡萄酒进口总额就激增了80%,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到2016年香港进口葡萄酒量全年高达6290万公升,价值120亿港元,相较2007年的16.2亿港元翻了7倍。
市场在迅速丰富,世界各地的名庄酒、精品酒迅速进入香港葡萄酒市场,不少当地饮家乐翻了天,想买的酒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再也不用跑到国外去淘,而且价钱也比以前低了。有意思的是,其实起初的两年,本地饮家并没有出现爆发性增长,根据香港葡萄酒商会餐饮文化委员会主席黄大钧所说,增加的是原有饮家的购买量。到后来随着市场的繁荣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香港人购买葡萄酒就跟内地购买酱油和盐一样,是平常与普遍的事情。除了一些葡萄酒专卖店,如屈臣氏酒窖、荣仕廊美酒、宝泰酒窖和Enoteca外,无论是街角的百佳超市,还是在一些高级商场里的本土高端品牌或外国超市,如c!ty' super,Marks&Spencer,TASTE等,都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葡萄酒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
由于大量的葡萄酒进入市场,带动起葡萄酒教育事业。人力培训及葡萄酒教育的课程(包括侍酒师训练及葡萄酒业务/管理课程)修读人数增加数倍,课程也从原先只有21个增加到目前超86AI 2016年11月.WSET总部更是干脆利落地将全球第一个国际办公室设在香港,作为其亚太地区的支持总部。拥有WSET的人也越来越多,增加了大批经丰富的专业人士。除了专业的培训机构,连“家教”式的葡萄酒上门教育的服务也开始现,其中法国侍酒师Kvin Davy专门创办了一家提供这些 “家教”的服务机构“Sommelier at Home”。他惊讶于香港葡萄酒专业水平提升之快,也看到了里面的商机。由于香港喝葡萄酒的人越来越多,懂酒的人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越喝越。更多精彩内容订阅葡萄酒...
内容摘自《葡萄酒》,更多内容请订阅《葡萄酒》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