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阿妈手上那根甜棍并不是拐杖,它是用来帮助寻找藏在落满松针和树叶的地方找出松茸的辅助工其。在云杉林中,脚下的腐殖质就像是一层厚厚地毯般绵软,松茸顶部的颜色与这层土壤色系非常接近,从这片褐色地面上找出它们非常不易,我几乎瞪破了眼睛还是一无所获。次仁阿妈倒像魔法师般用小棍子在地上拨一拨,一会儿变出—个,一会儿又找到一个。其实秘密在于阿妈知道松茸的窝子,一枚松茸在一个地方被找到,那么之后围绕这枚松茸生长过的地方还有可能生出其他松茸。只有熟悉它们的人才能找到。
林芝是西藏自治区食用菌类食材最普遍的地区,该地区把菌子作为食材的不只是工布人(卫藏对林芝地区藏族人的称谓),还有门巴人和珞巴人,具体食菌历史不去考证,菌类食材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存在,比如珞巴人那道羊肚菌炒藏鸡蛋,最简单的烹饪幻化出最独到的美味。
松茸这种菌子起初刀并不在当地人们的食材列表中,它的兴起可能要追踪到日本人对这种菌子的偏爱。起先是云南开始出口这种菌子到日本,一枚好的松茸价值几百数千元的都有。中国人对松茸的跟风源于七八年前中甸县开始有人在街头贩卖烧烤的松茸,后来又被某饮食纪录片广为传播。日本人的喜爱加之宣传到位,促成它身价百倍。有人误认为当地藏族人一直有着食用这种菌类的传统。事实也许有些出入,就像早先云南多数人不识松露也不食松露一样,次仁阿妈的女儿措姆告诉我,在过去当地藏人觉得这种菌子的味道过于浓烈,只有少数门巴人或珞巴人食用这种重口味菌类,多数藏人并不食用。近些年松茸热蔓延到林艺,从前块八毛的松茸飙升到从采菌者手中第一道价格就要120元左右一斤,而且价格连年上涨,有人甚至做起了网店直销,可谓咸鱼翻身。
5个小时后,次仁阿妈觉得差不多了,准备返回村落。此时她已经翻过4个山头,上上下下在林中走了这么久,就连我这样的年轻人在没有带午饭的情况下也深感体力不支,而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却丝毫看不出倦容。回程路上,阿妈顺手采了些大脚菇、羊肚菌、白香蘑,这些菌子被装进型料袋中,她的衣裳搭襟里兜着松茸,特殊待遇是让衣服纤维吸走部分蘑菇上的露水,保鲜同时也保征不会让蘑菇破损。要知道,一枚有残缺的松茸对于那些二道贩8点,闹钟固定在这个时间叫早。给小田的感觉是被窝刚刚被捂暖又要起床了。高原的雨夜带着内陆南方地域那种湿冷难逃的氛围,虽然已经来鲁朗生活了十几年,她还是不能适应这种气候。身体也比前些年差许多,一个感冒咳嗽常常持续许久不好。昨晚小田接到了两个订单,一个是八—镇做生意的老乡打算中午带几个客户过来吃饭。另一个是川藏线上自驾车的游客,他们昨晚住在波密镇,经朋友介绍知道小田石锅做得不错,打来电话预订。
对于口味挑剔的中国人来说,火锅是最好的一种中和大众口味的饮食方式。荤素自选,丰俭由人,更何况几乎所有食材都可入锅煮食,免去了众人对着菜单发愁的烦恼。石锅这种用墨脱皂石凿制而成的器皿不再多说,在各种攻略中早已耳熟能详。许多人不知,鲁朗镇这地方,在旅游兴起之前并非因风景而设,公路边这个闻名遐迩的小镇也不是原住民村寨。它是解放后在此地的林场驻地,318国道在此处还有一个道班,大多数是内地来的汉人。
因四川川人较多,把火锅和当地用的石头锅结合为过往司机提供餐饮,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小镇,也有了名气。
现在人都有着挑剔的口舌,不能凑合,更不能糊弄人家,尤其是老主顾和朋友推荐的新食客。若是让人家发现你唯利是图,不真材实料,那么在这个不剑半平方公里就有数十家石锅店的小镇上就很难生存了 。起床后不久,小田就往前附近的村寨中取订下的藏土鸡。要知道一只土鸡和普通鸡做出来的石锅底汤,不只是味道上差异极大,就连价格上差异极大,就连价也会相差百元。所谓藏土鸡,一定是那整日里山林田野里的溜达鸡,在鲁朗这块地方家家户户都养鸡。更多精彩内容订阅时尚旅游...
内容摘自《时尚旅游》,更多内容请订阅《时尚旅游》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