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塔伊西,失去了计划的人生

     库塔伊西失去了“计划”的人生坐小巴时,每当路过教堂,小巴上的当地人脸上便露出虔诚的表情,手在胸前划蓿“十字”,默默祈祷u在我看来,除了街头大大小小的教堂随处可见,库塔伊西和中国东北的小城并无太大差异。

     库塔伊西历史悠久,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就?。已经建立,8世纪末,这里成为格鲁吉亚西部d;的首都,直到1122年第比利斯被大卫四世。收复。苏联时代,库塔伊西成为格鲁吉亚第二工业中心,纺织厂、电子元件厂、重型汽车厂等地位举足轻重。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工业体系瓦解,遭受严重打击。
    走在城中,不难想象以前的景象:因为发展工业,列队的烟囱每天排出成吨的废气,使得整个城市笼罩在粉尘和雾气中,给人一种浪漫的错觉。在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人像是训练有序的机器人,按照时间上班下班,按照计划结婚生育,不用担心效益,不用担心盈亏,一切都在“老大哥”的掌控中,只要浑浑噩噩在时间中前行即可,直到有一天,一夜之间一切像幻影般破灭。
    格鲁吉亚人的梦想,在外人看来也许太过平淡,他们只想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国家,那里的一切都普普通通,包括经济、生活水准、:业发展、医疗和媒体。我想,这神“普通”可以理解为,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人们更倾向于回归生活本身,再也不想有什么改变世格局的野心,人们淡去了对政治活动的热情无心参与大选和投票,认为政客全是骗子,们只想安稳地过完一生。
    在街头花园,可以看到几个年轻人搬来巨大的音响,穿着大两号的潮服,全然不顾周围人的眼光,放着美国的hip-hop音乐大跳街舞;一旁身材发福的大妈摆出了自家用的体重计,前面一张白纸上用圆珠笔写着:称重,2拉里。也许是因为和邻居乌克兰的关系还算好,街上随处可见一种旅游纪念品——一个半蓝半黄的纯棉布购物袋,上面的徽章写着“Two Countries。ne Heart”,25拉里一个,和当地物价相比,让大部分游客觉得贵得离谱。
    市中心的大巴扎,和Gelati修道院、巴格拉特大教堂一起,名列这座城市的Top sight,其实它就是个热闹的大菜场,小贩们出售当日新鲜的蔬菜、颜色有点可疑的肉制品、用磨碎的坚果做成固体香肠的零食。市场外面囤了一圈小店,里面是昏黄的灯光和落满了尘土的杂货,每样东西都显得廉价、劣质且过时,仿佛20世纪90年代往来于中国和格鲁吉亚的商人运来最后一批货物后,这些日常根本用不上的东西就被遗忘在这里了。
    60多岁的老太太Maga独自经营着当地最便宜的旅馆。正如普希金在高加索游记中所写:  “格鲁Maga娘年轻时都美若天仙,可老了后却都丑得骇人。”Maga身材早已发福,因为多年寡居,脾气古怪暴躁,但记忆力出奇的好,能记住每个预订房间的旅客的姓名、到达时间等,如果预订之后又临时改变时间,就等着check in的时候遭受她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吧。
    这个旅馆的房间基本就是靠木板打个隔断,吵、不隔音是最大的问题,但Maga会提供热水、茶包和速溶咖啡给客人。顾客交过房钱,Maga会带着他们四处参观并讲解,这时候她的语气会稍有缓和,但通常她冷冰冰的面孔和装作听不懂英语的神态总会吓退一些客人,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旅馆的预订页面上全是负面评价。    Maga原本是一名家庭妇女,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的工业体系彻底崩溃,大批工人失业,她丈夫也未能幸免。

    家里没有水电,冬天没有供暖,大部分人靠着自己的果园也    和海外打工的亲友,日子才勉强挨下去。更多精彩内容订阅中国国家旅游...

   内容摘自《中国国家旅游》,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国家旅游》杂志!订杂志上杂志铺!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