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业界的热门话题是小米拟IPO上市,估值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如果是这样的话,由于当前百度的估值在870亿美金左右,中国互联网的BAT时代,可能为ATM时代所取代。ATM中的M,在这里是指小米(MI)。
而在本质上,为什么?想创业搞大的企业家们,有什么值得汲取的高级理念?
财务思维从英国上世纪的老派思维,转向了中美本世纪的新派思维ATM时代能否到来,仅从财务的观点看,首先要取取于小米上市后,能否长期保住1000亿美元这条线。
最近,小米向港交所递交的上市申请包括小米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引起财务专家的兴趣。
兴趣的焦点在优先股(全称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关系。按照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小米2017年亏损439亿元,若不按IFRS计量,则盈利54亿元,两者相差高达493亿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算术游戏。
个人认为,这里不存在财务规范方面的问题。优先股相当于把债转成了股。在这个意义上,优先股对于小米是成立的。
传统财务在这方面太保守了,香港资本市场以前以同股同权为由拒绝过阿里巴巴,吃了大亏,现在如果承认优先股,是一个巨大进步。
这值得国内资本市场借鉴。
资本市场要通过反复投机,碰出正确答案“ATM时代能否到来”真正的实质问题在于,小米的优先股背后所代表的潮流趋势成立不成立。如果成立,小米就可以守住1000亿美元这条线,甚至进一步上扬。这方面,传统财务专家肯定一窍不通,下面来帮助分析一下。
一个总的判断是,ATM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资本市场通过现在乱碰乱撞,在客观上追求的终点,在于形成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共识。
现在小米的角色就是廖化。
这个市场首先是由于“蜀中无大将”形成的。本来,华尔街寄希望脸谱和推特当大将,现在看来不堪重用。这两个洗脚盆,盛不下华尔街从天而来的“黄河之水”。
腾讯是备胎,现在势头很好,但在华尔街看来也有一个问题,不能把社交概念,转化为电子商务的基础架构。资本人无奈之下,只好乱投象猎头社交这样的小不点。纯属有病乱投医。
新一代人的格局,连上一代还不如。像TMD,已经有点令人失望。小米占了一个便宜,他可能跨移动互联网的硬件、软件和服务一条龙,因此让投资人挑来挑去,只好投他,这与他本身基本无关。到小米上市那一天,大家就会看到这种形势。更多精彩内容互联网周刊订阅;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归杂志社及原创作者所有,杂志导读是为了更好的向用户展示期刊精彩内容,让用户了解期刊,订阅期刊,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核实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