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商品参数
  • 视频推荐
  • 杂志导读

说明:杂志社通知,《小说月报》2019年1月开始定价由12元/期调整为15元/期,全年定价180元。

说明:杂志社通知,《故事会》2020年1月开始定价由5元/期调整为6元/期

杂志名称:小说月报 出版单位:小说月报
出版周期:月刊 期数:12  
单期定价:15元 国内刊号:CN12-1063/I 
ISBN:9771002579413 页数:112页
读者推荐:公务员 白领丽人、白领达人(男士)、文学爱好者

若把刊物比做一瓶酒,那么选材、酿造、窖藏的漫长过程,全都是为了砰的一声,瓶塞被您开启、酒香四处漫溢的那一刻——无论朋友您身在何处,

心情如何,打开《小说月报》的那一刻,有种力量如同“魔法神刀”,把您的世界与我们,与众多此时此刻“聚精会神”在文字世界中漫游的朋友连在一起

。数月来,我们与大家在网络上的交流,直观而生动地验证了这一点……

《小说月报》,近现代文学期刊,1910年7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印行。初由恽铁樵、王莼农主编。1921年1月,该刊从第12卷第1期起由沈

雁冰主编,成为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也成为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阵地。刊物革新后,辟有论评、研究、译丛、创作、特载、杂载等栏

目。刊登鲁迅、郑振铎、叶圣陶、胡愈之等人的理论文章,倡导为人生的艺术,批判封建文学观念,推动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创作以小说为主,兼及诗

歌、戏剧、散文。多是冰心、王统照、许地山、庐隐诸家的短篇小说以及朱自清、徐玉诺、朱湘等人的新诗。1923年第13卷起郑振铎任主编后,又增

辟了“整理国故与新文学运动”栏目,这时的《小说月报》已经发展成为当时我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1927年5月叶圣陶代行主编

后,曾编印《创作号》。除连载沈雁冰第一次用茅盾笔名发表的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外,还发表了丁玲的处女作《梦珂》及早期代

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巴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以及胡也频、沈从文、戴望舒、施蛰存等新人的新作。所载作品,在广阔的背景下,从各个

不同侧面描绘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小说月报》荣获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提名奖。天津市模范集体(2002年度)。北方八省市十佳期刊。主编马津海荣获全国第

五届百佳出版工作者。

《小说月报》其特色即选得快、选得准、选得精和多样化。它注重选发贴近现实,紧扣时代脉搏,格调高昂,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的作品,使刊物既

厚重沉实,又丰富多彩,既满足读者的阅读欣赏需要,又照顾到专家学者研究鉴赏之需。不为一时的轰动效益赶时髦,而是把读者的精神需求当作刊

物的神圣职责。刊物发行量从高峰滑落后,认真总结得失,使刊物特色更加鲜明,以别人不可代替的特色显现自己生存的价值,这一雅俗共赏的特色

被广泛认可。

《小说月报》的《改革宣言》申明编辑方针:旨在创造中国之新文艺,内容和形式上“谋更新而扩充之,将于译述西洋名家小说而外,兼介绍世界文学

界潮流之趋向,讨论中国文学革进之方法”。刊物革新后,辟有论评、研究、译丛、创作、特载、杂载等栏目。稿件大部分为文学研究会会员所撰译。

百花文艺出版社始建于1958年8月1日,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文艺出版社之一。郭沫若先生欣然为之题写了社名。编辑出版古今中外各种形式的文艺书

籍,并以散文、小说为重点,而散文书刊的出版,更形成了一枝独秀的特色。1994年荣获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光荣称号。回眸

四十年,展望新世纪,百花文艺出版社必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继承40年优良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

斗志,迎接更大的挑战,创造未来的辉煌。

杂志名称:故事会 出版单位:故事会
出版周期:半月 期数:24
单期定价:5元 国内刊号:CN31-1127/I
ISBN:9770257023121 页数:96页
读者推荐:公司职员 文学爱好者 学生 公务员 杂志社:故事会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
1994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读者最喜爱的全国十大杂志之一”。
1997年《故事会》编辑部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
1999年在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文化类期刊中,《故事会》杂志名列第5。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的一本旗舰刊物,主编何承伟。1963年7月创刊,2004年改为半月刊。《故事会》于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被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绿版为上半月刊,红版为下半月刊,绿版每月8号出版,红版每月22号出版。

《故事会》面向大众,贴近生活,充盈时代气息。她以发表反映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故事为主,同时兼收并蓄各类流传的民间故事和经典性的外国故事。在坚持故事文学特点的基础上塑造人物形象,提高艺术美感,力求口头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努力使每一篇作品都能读、能讲和能传。

曾经有一本小小的刊物,在短短的几天内传遍一个生产队,这本刊物就是《故事会》。《故事会》坚持“眼睛向下,品位向上”的办刊思路,精心为百姓读者尤其是农民读者打造文化精品,使刊物深受大众读者的欢迎,创下了平均期发370万册的良好成绩,2004年1月份《故事会》发行量为470万册,其中,农村读者约占50%。 不仅如此,一家权威调查机构最新的调查显示,《故事会》的读者传阅率为8,即一本《故事会》就有8个人阅读,这还不包括这些故事的口口相传。事实上,《故事会》已经成为广大百姓读者尤其是农民读者生活中的“不说话的朋友和老师”。

 好大一张床 张老二开了一个干店,所谓“干店”,就是干住店不管饭,住一晚上两块钱。这天天擦黑时,来了一个黑脸大汉,大汉走进张老二的店子,嘴里嚷着:“住店!”张老二听到喊声,忙不迭地从后屋跑出来:“请问老板,您是住单间呢还是睡大屋?”

 狗送礼 杨老根是榆树屯的屠户,他凭着一身屠牛宰羊的好手艺,硬是把儿子杨迪供到大学毕了业,可杨迪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于是杨老根就打算找村主任德山,让他活动活动,没准能在乡里给儿子谋个差事呢。


生命的禁区 从外表上,看不出她有多大年龄,其貌不扬,不过她那双眼睛非常独特,看人就像X光透视,似乎能把人身体里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她全身上下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令人不寒而栗。


最后一只碗 在一个民风古朴的山村,有一个补碗匠名叫莫非。那时人们对吃饭的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大多数人一生只用一只碗,大小形状也基本相同,选定了就不再换了,裂了破了就让莫非来补。莫非补碗的手艺很高超,补过的碗就像添加了一枚精致的佩饰,显得更加完美。



笑话、百姓话题、名人讲故事、我的故事、智慧小屋、东方夜谈、16岁故事、故事传递、外国文学故事鉴赏、战争故事、阿P系列幽默故事、民间故事全库、历险故事、谈古说今、幽默世界、社会故事、直销热线、本刊信息传真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
上海文艺出版社主要出版中外当代和现代文学、艺术作品及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专著等。成立五十多年来,上海文艺社出版了一大批著名作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和各类有影响的丛书。一批优秀的书籍获得殊荣:《思辨随笔》荣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民俗学概论》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汽车城》获中宣部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语海》获第四届国家辞书奖二等奖;《熊佛西戏剧文集》获首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三等奖。近年来,上海文艺社充分发扬本社在文学艺术出版方面的优良传统和特色,加强管理,优化结构,增强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创建具有全国影响的知名品牌,在读者中建立阅读上海文艺版的文学读物是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环节的概念,努力把上海文艺社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以出版优秀长篇小说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文艺出版社。

 

 



放入收藏夹 立即购买